2018年春期第8周期刊速递
天气一天天热起来,最近几天已经有了夏天的味道。在日渐繁华热烈的季节里,文学就像一抔清凉的甘泉,滋养我们的心田,慰藉我们的灵魂;能让我们思考人生,也能让我们消磨时间。本期为大家推荐5种文学期刊,作为“五.一”小长假的精神食粮。
一、《上海文学》2018年第4期,排架号:二楼第105号(中图法分类号I2)
“舱内安静下来。
船只下面的涡轮搅动海水的声音,破浪的声音,喧响着,好像要把大海翻过来似的。船只后面一条白色的海浪带犹如一幅无字的挽联,绵延开去,海浪汹涌而澎湃,似乎要随时更改挽联上的内容。
那个手里拎着透明塑料袋、里面装着几条金鱼的女孩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里。金鱼在口袋里跃动着,随时要冲出来似的。莫晓琳看着那口袋里的鱼,真希望突然一下,口袋破裂开来。这么想着,莫晓琳怔了一下,马上纠正了自己的念头,就是口袋破裂了,又能怎样?在这茫茫海上,那鱼到了海水之中,还不一定能活。结果都是一样的。还不如让它们跟死者一起下葬。”
——节选自短篇小说《一个沉在雨滴里面的神》
二、《中国作家》2018年第4期,排架号:二楼第111号(中图法分类号I2)
“四爷有一个绰号,叫‘对对对’。不管人们说什么话,不管他听懂了没听懂,他都会附和一声——对对对。有时候还很急切的样子,拔出口里正吸得有滋有味的烟锅,忙忙地说一声,‘对对对’。谁也没有问过他,谁也没有征求他意见的意思,他就这样殷勤地认真地回答上一句。时间长了,不管谁说话,没听到四爷的‘对对对’,似乎饭里少了盐一样,没滋没味。”
——节选自中篇小说《对对对》
三、《山花》2018年第4期,排架号:二楼第113号(中图法分类号I2)
“置身于拍摄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,我们实在很容易看见万家灯火的图景,只要太阳落下,暮色低沉,城市会自动亮起无数灯盏,站在高楼上拍摄,用无人机拍摄,飞机上拍摄,总能定格一处万家灯火的场景。但最入心的,却是从这些高处降下去,到街道、胡同、小巷人家里,此时的万家灯火,幻化成一门一户的微光。我自然更爱这人世微光,每一束都是一个家庭的团圆夜宴,一对恋人的烛光晚餐,一个人的独自等待。
哦,万家灯火,我只取走一抹微光就可以了。”
——节选自散文随笔《万家灯火》
四、《啄木鸟》2018年第4期,排架号:二楼第114号(中图法分类号I2)
“一晃就是十年,日子过得真快。
十年前的‘5.12’汶川大地震,我只身一人在灾区艰难行走了二十三天,采访战斗在灾区一线的公安民警,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《震区警察的记忆》。其间,有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,还有无数次默默哭泣。那些哭泣,有的是为罹难者而悲痛,有的是为生还者而感动,更多的,则是为我采访过的那些公安民警,他们中有很多人在大地震中失去了亲人,却依然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……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二十三天。”
——节选自纪实文学《重返汶川》
五、《青年文学》2018年第4期,排架号:二楼第115号(中图法分类号I2)
“在早晨的阳光里
感触一天的温度
看白天的飘飞
臆测冰川积雪期待我的厚度
……
一条河从深夜醒来
水鸟赶紧去追它逃走的梦
太阳跳动燃烧的金焰
河水在闪光中成了晶莹的平原
……
在西天的拐弯处
我看到明天的脸
它就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发烫”
——节选自诗歌《西天的拐弯处》
本期的新刊速递就是这样,祝大家“五.一”劳动节愉快!